欢迎来到广东省采购与供应链协会GDPSA! Welcome to Procurement and Supply Chain Association of GUANGDONG PROVINCE!
  • sina wechat

公关媒体服务

Contact联系我们
  •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江南大道中82号602-603房
  • 电话:020-84121422;18664870679
  • 传真:020-84121422
  • 邮箱:anita@gdpsa.org
  •    vivi@gdpsa.org
  •    LCJ@gdpsa.org
干货文章

“新基建 新物流”系列报道二 | 赵佩佩--新基建,产业高端化发展的新基石

发布时间:2020-05-18       点击数:759

4月28日,“赢在协同(二)——新基建 新物流”大型公益直播圆满落幕!360分钟超长直播干货满满,接下来我们会为嘉宾分享内容进行专题报道,敬请期待!


“新基建 新物流”系列报道一 | 魏际刚-物流强国建设方略与关键任务


扫码可回放直播扫码可回放直播



新基建,产业高端化发展的新基石

赵佩佩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高级分析师



以下为分享嘉宾分享内容原文回顾


本次分享将着重从新基建对于产业链以及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作用去展开。


主要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是理解新基建,第二是把握新基建,第三是综合研判。



理解新基建


01

从背景上去理解新基建

目前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不断加快,数字经济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其中很明显的体现就是互联网流量激增,无论是入网数量、还是终端数据、还是数据流量本身都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可以说已经进入了数据资源爆炸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也涌现出了很多有名的数据平台,例如微软、苹果、亚马逊、以及我国的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这些超级数据平台公司,而这些平台数据公司在世界经济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可以说他们掌握了我们衣食住行生产生活的全部数据,而这些数据也拥有不可比拟的重要价值,能够深刻的体现我们生产生活的状态,以及反映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


所以说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需要不断的加快,不断的构建自己的一个数据体系。


数据资源的利用也是当前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


新基建已经成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石,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是赢在未来的重要竞争点,支撑点对于产业转型升级有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例如5g能够赋能交通是车联网发展的基础,人工智能能够赋能传统的机械设备由此也诞生了工业机器人,也有我们现在讲的无人工厂以及黑洞工厂等。而工业互联网则赋能了传统制造业通过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一个全面链接,实现了工业经济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而数据中心不能云计算以及边缘计算为数字化转型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更不用说我们熟悉的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能够促进人财物等各项生产要素资源的一个流通,为经济发展提出体现出强大的带动作用。尤其是今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工业互联网、大数据、5g等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个人而言,宅在家中是防御期间的一个常态,这也更加能够体现出新世界对于我们能够足不出户,对正常生产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信每个人对此都深有体会。


所以说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不仅是当前最终疫情拉动投资、提振经济的紧急时期,更是关乎着未来经济转型、社会发展和国家稳定繁荣的战略。


02

从内涵上理解“新基建”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新阶段,我国经济将从高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而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也将数据这一个要素从技术中独立出来,作为单独的要素进行强调,这也是顺应着科技进步数据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体现。


这也为数字经济的广泛开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2008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被首次提出,随后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了城市交通、物流、市政、灾害防范以及通信网络建设这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内容。尤其在今年的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都提到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他又强调,在浙江指导复产工作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富裕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直接点名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背景,以及新世界的一个范围,并且指出了新基建与产业融合的一个导向性。而且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新基建短期内是有助于扩大需求、稳定增长、稳定就业,长期以来有助于释放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改善民生福祉,可以成为未来支撑中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石。在各项会议及领导讲话当中,我们也可以总结出新基建,主要包括以下7个重要内容。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而其中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就是普及网络和数据中心,而这两项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


03

从与“铁公基”对比中理解“新基建”

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被称为“铁公鸡”,是指我们现在身边随处可见的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不同于传统的机械,新基建最主要的特征是基于新科技,是传统基础设施,通过数字化改造和升级的基础设施。可以说新基建是源于老基建,但是又与之有这本质的区别。两种机械有共性,最共性的主要体现在公共性、通用性、基础性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是需要政府提前规划布局,而政策引导也是对此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一个意义。


这是它们的共性。而在特性方面,新基建主要强调的是结合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特征,以产业作为主要的负责对象,经验对产业发展推动能力更强,也对政府部门的管理要求是更高的,需要做一个提前布局、提前研判、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最重要的一点是新基建它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促进各区域间协调公平的发展。这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也能够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新局面,对此都是非常有利的。


04

从战略意义上理解“新基建”

第一,当前数字经济可以说已经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我们现在所经历的第4次工业革命,本身也是一场以数字化、智能化为核心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大变革。而新基建正是为这次革命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的重要基石。经济建设新基建的发展首先是适应了全球经济发展的规律。


第二个是新基建的直接带动作用,新基建具有直接带动经济的作用,基础设施本身就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马车之一,但是目前传统基础设施投资的边际效用以及产业渗透率呈现出一个双下降的趋势,可以说老基建的红利是越来越少。并且当前我们也面临着很严重的经济下行压力,而且境外疫情的影响也会继续持续下去。所以说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当前对疫情影响、优化投资结构,刺激净增长的一个非常直接粗暴的方法。


第三个就是经济变得强大,新基建将带来超越投资额本身更大的一个社会总需求。首先因为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本身设计的产业链就更长,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就更高。其次,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也将有效的促进传统产业领域的一个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加速技术的进步和转型升级,并且也可以产生一个长期性大规模的投资带动效应。这对于两个强国,也就是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建设,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战略影响。


基于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新基建应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那么小结一下:新基建可以说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背景下产生的,面向国家“两个强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的、坚实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支撑的,并具有乘数效应的新型基础设施。



把握新基建


由于时间有限,所以在这个部分也只列举了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以及工业互联网这4项产业转型升级最为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介绍,也会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几项的发展脉络、建设的主要内容、发展的目标以及产业链、全景图以及发展的一些建议,而这也是我们下一部分进行综合研判的一个基础。


01

5G基建

看一下5G新基建的发展脉络。2017年8月,国务院就印发了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而在这个指导意见中也指出,力争在2020年启动5g商用,那么让我们再看一下这个成果。截止到2020年3月底,目前全国已经是建成了5g基站有19.8万个,5g套餐用户有5000多万。


截止至4月22号已经有96款5G手机获得了一个入网许可,可以说2019年是5G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元年。那么2020年是5G基础设施建设的爆发年,很多的省市也纷纷的出台了自己5G建设的一个规划以及建设的目标,基本上都是2020年要建成一个比较全面的5G体系。那么2020年也是5G商用的一个元年,未来5G的商用也会不断刺激我们的想象,让我们看到更多的可能。

接下来看一下5G基建的建设内容,主要是分为基础、网络、协同、应用这4个部分,基础层是机房、供电、铁塔管线的升级改造。网络部分主要是5G基站、核心网传输等基础网络设备的研发与部署。协同部分是5G新型云平台的部署,而应用部分主要是围绕5G的与工业互联网的应用环境进行相应的场景应用型基础设施建设。其实5G建设是新基建中最为重要的,它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中最重要的基础。


5G产业发展目标:2020年内建成超过55万个5G基站,2025年,5G网络覆盖全国,基本上达到目前4G网络的这样一个覆盖水平。基站建设拉动直接投资2.5万亿元,而截止到2019年底,广东省的一个5G基站数量目前是最多的,一共有36,000多个。其次就是江苏省。


再看一下5G的产业链,5G产业链主要分为三层,一个是基础层,二是平台层,第三是应用层。基础层主要是由网络架构和基站系统构成。而基础层与平台层也可以说是5G建设规划,其中主要的工作,就是在这一个时期,规划区主要是对5G产业未来的发展做出规划,进行相应的一个平台建设。而再一个后期主要就是对5G的应用,应用场景的扩展以及后续的一个维护。

5G产业链

对于5G发展的一个建议,目前有三点:

①目前正在处于5G产业链的基础层、平台层的建设期,应用层的培育期,仍需大力建设5G基础设施,并扩大应用规模。 


②5G产业链广泛,5G基础设施的广泛建设将极大 的带动基础层、平台层、应用层的各行业市场规 模的快速上升,要进一步发掘5G的应用价值。


③未来5G技术将广泛运用到工业互联网中,国家应将进一步规划统筹规范5G网络建设,构建全网5G基础网络。



02

大数据中心

接下来看一下大数据中心的发展脉络,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未来5-10年的大数据发展目标,明确了国家大数据平台、数据中心等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方向。大数据中心可以说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资源,是提供一个比较基础的、资源性的东西。


目前的企业数据是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但是我国只有2%的企业数据被真正的存储下来。而这2%的数据中就只有10%的数据被用来经济管理中的一个分析,可以说大量的数据资源是被浪费的,这说明我国数据存储利用能力存在很大的缺口,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数据中心建设的重要性是日趋体现。


一直2019年12月底,我国数据中心目前有7.4万个,约占全球数据中心总量的23%,但是相比于2016以及2017年,我国数据中心,其实在全球的占比还没有超过10%而言,这已经实现了一个非常大的进步。未来我国的大数据中心建设是非常可期的,有一半的大数据中心建设内容与5G的类似,也是有分为基础服务、协同应用的几个部分。基础一点的是基础层以及数据存储层和数据分析层,而面向应用、接触比较多的可能是平台层,应用层。

大数据中心产业链

在发展建议方面:

①目前,我国多个省市都在大力建设数据中心,众多城市都制定了数据中心建设规划,但从数量上看,仍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未来仍需要在大数据中心数量上实现突破。


②应当从国家整体数据主权出发,构建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加强数据中心顶层设计,维护数据安全。


③新一轮数据中心建设要以市场为主导,加强应用推广,尤其是需要创造数据应用环境,发掘企业需求,引导企业需求,满足企业需求。


现在以广东为例,目前很多的大型企业,其实它已经是巨资,实现了数字化转型,有一个数据处理的中心,以及有数据处理的专业的人才以及设施。但是,很多中小企业因为成本的限制,仍然用传统的经营方式,所以其实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的把自己的数据资源挖掘出来,并且能够用于自己的生产以及管理当中。



03

工业互联网

从2015年到2020年,每年国家都会出台非常详细的“互联网+”相关政策,而且与制造业紧密相关,具有很强的业务针对性。工业互联网主要是通过智能机器间的连接,最终实现人机的连接,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通过工业激发生产活力,提高生产效率,所以说连接的人机越多,工业互联网的效率以及它的价值就越大。但是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主要布局的还是一线城市和核心城市,就如中国的工业互联网标志,这些国家顶级节点早就是落户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这五大城市,而其他的二三线城市就会稍微少一些。


再看一下工业互联网的产业链情况,目前我国仍然需要加强基础层的建设能力,并且不断的扩大平台层规模,发掘更多的应用场景。

工业互联网产业链

在发展建议方面:

①整合并改造已有网络、建设低延时、高宽带、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扩大工业互联网的规模。


②推动网络改造升级提速降费,推进标识解析体系建设,鼓励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实现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


③梳理现有的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团体标准,研究制定支持多平台互联互通,跨平台调用的统计接口,提高数据平台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打破“数据孤岛”。


如果没有真正的把关于互联网的标准制定下来,就会存在后期很多朝令夕改的现象,这也增大了企业入网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企业介入工业互联网的一个热情。



04

人工智能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中首次提及智能制造,提出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虽然这个文件突出的是智能制造,但是实际上在我国人工智能主要还是用于医疗领域,在该领域占比最大,是达到了22%。


其次是金融和智能商业领域,分别比例是14%和11%,其实真正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还是不太够的。但是在人工智能的建设内容,主要就是AI芯片、硬件以及智能计算平台的搭建。应用的话主要是在智能机器人以及刚刚所提及的医疗健康、金融工业互联网上去进行应用。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的市场,大概是15、16年就已经起步,而那段时间也是高速的发展期,目前它的增速已经有一点下降了。但是整体市场规模处于一个不断扩大状态,我国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应该是在全球排名第二,第一是美国。再看一下人工智能的产业链,人工智能产业链主要包括三层,第1层是基础层,也就是计算基础设施。第2层是技术层,也就是软件算法及平台层。第3层是应用层,行业、应用级、产品层。其中最重要的是技术层,而技术层也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核心,以模拟人的智能相关特征为出发点构建的一个技术路径。

人工智能产业链

发展建议同样是3点:

①进一步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重点推动人工智能开放平台、AI 大数据与产业深入融合。


②强化网络、大数据、计算基础设施建设,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③加强技术开发,实现认知智能,提高AI 的常识和因果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利用价值。


目前人工智能已经是在感知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就像我们身边天猫精灵或者小爱同学这些智能家居方面,都是我们平时接触比较多的一个部分,甚至有一些领域已经超出了我们人类属于他的记忆力,或者是在使用上有便捷程度其实都还是不错的,目前他们在听、说、看这个问题上是没有太大障碍。但是,因为其更多只是依赖简单的统计率和BI系统,它并不能够主动了解事物发展背后的规律和因果关系的。


因此目前的AI很大程度上是并不具备常识和因果逻辑推理的能力,就如同之前日本研究参加日本高考的机器人,但是他的分数没有通过比较好的大学录取分数线,所以那个计划也暂时搁置了,所以说目前人工智能它还是没有具备一个完全的与人相匹配、与人相对等的智能程度,所以这也常常出现我们牺牲了人工智能的现象出现。所以要实现认知智能,还是单干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核心,也是未来竞争的一个关键领域。



综合研判


新基建有4个发力点:


第1个就是重中之重,核心在于5G的建设,加强5G基础设施建设,加强5G芯片的研发,以及加强5G基础网络,特别是5G的独立组网架构 


第2是主要发力点在于以集成电路产业发展,5G芯片、物联网芯片、AI芯片为研发重点。加强高层次研发人才的流动,加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科技市场活跃发展。


第3个主要发力点就是利用新资金的机会,进一步促进我国要素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时推进。


第4个发力点就是要增加应用场景,主要是在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生活服务方面进行发力。


最后一个是关于新基建的发展建议,主要是从政府、企业两个层面展开。


政府层面:


1、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新基建区域与行业布局;规划数字基建的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制定工业互联网标准。

2、加强管理能力。营造良好宽松的发展环境;加强“放管服”;强化产业政策引导;鼓励支持试点示范。

3、加强财税金融支持。加强新基建财政资金扶持力度;促进资金融通;税收优惠、补贴。



企业层面:


1、实现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加强企业数据管理、数据分析能力;“上云上平台”;逐步实现智能制造;开展“数字化转型”。

2、强化研发与创新投入。加强芯片、人工智能等相关研发;人才培养与引进;

3、深入参与新基建。扩张与新基建有关的业务;直接投资与新基建相关产业;融入新基建产业链环节。


未来我们会更多的聚焦于新硬件的政策导向,以及未来新基建的发展方向,也希望在未来的时间里能够进一步的跟大家沟通与交流。


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赛迪顾问)是中国首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并在业内率先通过国际、国家质量管理与体系(ISO9001)标准认证的现代咨询企业直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顾问广州分公司长期根植于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广泛开展区域经济、园区经济和企业发展相关业务研究,目前服务于多个省直与地市工信、科技等部门,并为广东制造业企业提供业务转型升级、可研、项目申报等多项服务。


赛迪顾问服务热线:010-88558866/8899

服务邮箱:service@ccidconsulting.com

专业知识分享平台:赛迪.满天星平台